校級教育目標
以基督博愛救世精神培養具神學、教會音樂、社會服務、或生命教育之專業神僕,服事教會與社會。
校級培育學生的核心能力
1、專業能力:能探究與儲備專業學識與職能,回應當代教會與社會之需要與挑戰,預備將來升學或就業之用。
(1)在神學研修上,能在聖經學、神學、基督教史學、實踐神學領域中擇一研修。研修聖經學,應具希伯來文或希臘文聖經之閱讀與詮釋能力。研修神學,應對教父神學、改革宗神學、本土神學、或近代政經文化性別生態神學議題或人物有專精涉獵與反省。研修基督教史,可就初代教會史、改革宗教會史、近代台灣亞洲或普世教會或人物專題做專精探討與培養解說之能力。研修實踐神學,則可在教會行政、團契、禮拜、靈修、教育、宣教、社區服務、社會見證、普世事工、或宗教對話上能進行觀察、探討、整合與創新。
(2)在基督教研修上,可在教會音樂或基督教社會工作領域上擇一進行。選擇教會音樂研修者,可就基督教聖詩、聖樂、鍵盤、聲樂、合唱、或指揮進行研究並累積創作或展演能力。選擇基督教社會工作領域研修者,則可在協談、個案工作、福利政策、社區或社會服務專題上進行理論研究或實地訪視,累積協談關懷或方案設計之能力。
2、實作能力:可將專業學識與職能有效並具體應用於生活或工作中。神學、基督教音樂或基督教社會工作研修之實作能力,首重個人的讀經禱告與靈修,領受救恩、深化信仰、進而活出基督聖愛生命。在校園、教會或社會中,研修神學者,應能宣揚聖言、主持聖禮與帶領聖工;專研基督教音樂者,應能介紹、司琴、展演或創作;而專攻基督教社工者,在協談關懷能觀察、介入、協商與處遇,在方案設計能進行訪查、評估、設計、執行、反省與研發。
校級培育學生的基本素養
1、倫理素養:在生活與專業行為上,遵行基督真理與公民法治道德規範。
2、關懷素養:學像耶穌基督,對人有愛,對地與眾生有情,能關心社會、國家、國際與生態萬物,促進整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