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學校沿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溯源可謂歷史悠久,本校前身係為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自民前42年(1869)由馬雅各醫師及李庥牧師落腳在高雄旗後與台南府城所設立的「傳道者養成班」開始,民前35年(1876)巴克禮牧師將兩者合併為「府城學院」,並因戰爭而數度停辦。民前8年(1903)年建立現址校舍,民國2年(1913)年更名為「台南神學校」,民國37年(1948)正名為「台南神學院」,多年來在台灣土地上宣揚基督教教義、關心靈性及生命與福祉等,進而發展神學教育(其中亦包含早年開辦的幼兒教育系與社會服務系等),承襲西方宣教師所持信仰精神,繼續因應在地本土需要培育各類人才。

  私立學校法未修訂前,台灣各宗派神學院均在內政部體制與監督下辦理教義研修及推行院務,有鑑於時代變遷及產業需要,立法院於093年3月23日修訂通過私立學校法第九條第一項規定(後條次變更為第八條),使以培育神職人員及宗教人才為目標的神學院得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宗教研修學院並授予學位。據此,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基金會向教育部遞送申請立案規劃,並於106年6月獲准設立,後於107年2月(106學年度春季班)開始招收學生。

  109至112學年度校務發展計畫,因應學校走過立案初期的草創階段,開始進入新設後的穩定初期,本校以成為「具備學識技能、看重靈命塑造、釘根本土價值及鏈結教會社會兼具的神學院」為願景,並以「基督博愛救世精神培養具神學、教會音樂、社會服務或生命教育之專業神僕,服事教會與社會」為教育目標,承先啟後開創嶄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