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學校特色與發展願景
學校特色說明 | 學校未來發展願景或 短中長程發展需求 |
學校SWOT分析 |
---|
1.學校特色說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作為長老教會高等教育的一所基督教學校,本校使命以僕人精神致力於學術進深、心靈成長、服事專業及音樂涵養平衡兼具的整全神學教育,培養關顧生命跟靈魂的專業人員。據此,透過規劃各期校務發展之定位與計畫,使本校教學發展與校務經營更加穩健。
2.學校未來發展願景或短中長程發展需求
.png)
- 具備學識技能:大學本是學習知識之地,除探究神學、社會工作及教會音樂無涯的知識外,更從整體社會的需求角度了解神學教育的角色為何,透過應用場域的演練讓理論結合所涵蓋的可服務範圍與其社會責任,研究知識、改良知識,進而改造教會及社會。
- 看重靈命塑造:本校學術專業領域的實踐場域多用於關顧靈性與生命的需要,例如神學關心人性與靈魂的強弱、社會工作應用在弱勢照顧與福祉的體現、教會音樂則是扮演禮儀與穩定人心的面向。有關如何關顧人類靈魂的問題,是神學教育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在校期間師生學習著重在如何透過基督信仰塑造人類靈魂,能穩定強健則是神學院無可取代的角色。
- 釘根本土價值:基督教進入台灣後需要逐步釘根本土,而所謂釘根本土即是能充分的了解在地文化,且因為了解能認同在地多元的族群與人民,進而發展成為符合在地的價值;也因為能了解在地的需要,因此在台灣的文化發展、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各方面更能真切地符合學習對象的需要。
- 連結教會社會兼具:神學院的角色又如同牧者及宣教人才的「胎盤」,如以數據統計來看,本校獲教育部立案前,迄今已有數以萬計神學、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及教會音樂且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廣大校友群,教會端及社會福利機構端,能見許多南神孕育的牧者或工作者;在學術單位與產業間建構平台,提供知識再精進亦或校友產業資訊交流的重要據點,必能成為一個良善的循環結構,有利校務持續不斷的進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內外部強弱SWOT分析 | |
---|---|
優勢(Strength) | 劣勢(Weakness) |
1. 地處交通便利之處,生活機能佳。 | 1. 受限於宗教學院性質與規模,校務發展較不易。 |
2. 校史悠久,擁有許多首開先例的專業系所,且承襲本土精神與傳統特色。 | 2. 軟硬體設施及行政效能尚待優化。 |
3. 屬於小而精緻的學校,師生互動與生活密切。 | 3. 師資培育不易且出現年齡斷層;學術量能與產出尚需提升。 |
4. 校務營運擁有健全的財務支持系統及支持學校發展的董事會。 | 4. 生源多來自於教會,招生情形不易定量評估。 |
5. 培育專業人才獲社會及教會肯定,且具高度社會關懷使命。 | 5. 對外宣傳與曝光程度不足,公共議題及政策法令反應不夠即時。 |
6. 自由校風,神學教育注重台灣實況。 | 6.單靠學雜費收入無法取得收支財政平衡。 |
機會(Opportunity) | 威脅(Threat) |
1. 鄰近多所大學與醫療實務場域,合作互助機制可期性高。 | 1. 固守傳統體制可能限制多元教學與創新的機會。 |
2. 科技發展迅速,擴充資訊化軟硬體設施可能性高。 | 2. 少子化與信仰思維的淡化,對宗教學校的永續招生為一大挑戰。 |
3. 招生善加使用同等學力第7條及政府長期照護政策,可望增加生源及帶領市場方向。 | 3. 社會與教會現場的反饋較易影響學校品牌的可信度。 |
4. 透過連結社會、教會與國際等組織,促成交流機會與提升能見度。 | 4. 政策及法令規範的變革容易限縮學校的發展走向。 |
5. 國民知識水準的提升,有望增進青壯年世代對求知與再進修的可能性。 | 5. 學校的關係人多為募款單位,財務易受大環境變遷影響。 |
6. 政府部門提供補助款項得適度調配財務需要。 |